上海市大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大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情景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3)杜甫《登高》一诗中,从空间和时间上表达诗人无限深沉悲秋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多年未曾谋面的故人在秋风中相视而笑。
B.王老师在课后回答同学的问题总是那样温柔耐心,不厌其烦,真是“润物细无声”。
C.小赵的论文多从旧见,缺乏独到见解,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关在书斋里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的。
3.按要求选择。
(2)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小明送小强一本书,书的扉页上写着:“望君惠存。”
B.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C.听说你乔迁新居,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D.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迷津处一片蒹葭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305篇,最爱就是这首《蒹葭》。蒹葭二字似乎天生就是给诗歌作题目的,在纸上写,耳边听,嘴中念,心里想,都那么美,那么可思而不可言。这两个带草头的汉字也特别像身段娇好的美人,还带着那么点山野气,露水味儿。
②《蒹葭》是那种很彻底也很孤绝的诗。“诗无达诂”、“诗不可译”之类的话仿佛是为这类诗量身定做的。谓予不信,可试着改动或删除它一个字,你会发现,一整首诗都会喊“疼”!这样的诗注定是一个谜,公然挑战我们的情商和智力。古往今来,对这诗的解读早已成为一大悬案。如《毛诗序认为这诗是讥刺秦襄公“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也”。《诗本义》的解释更有趣:“所谓伊人者,斥襄公也,谓彼襄公如水旁之人不知所适,欲逆流而上则道远而不能达;欲顺流而下则不免困于水中,以兴襄公虽得进列诸侯而不知所为,欲慕中国之礼义,既邈不能及;退循其归,则不免为夷狄也。”“美刺”的传统固然肇端于《诗经》,然诗歌的本义一旦被坐实,赏读的趣味便要减半。还是朱熹老夫子聪明,他在《诗集传》里说:“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闲闲一笔,不仅消解了上述诠释的权威性,也给《蒹葭》的多元解读另辟了一条蹊径。
③蒹葭,是长在水边的芦苇。芦花色白,何况一大早还打上了一层如霜的白露!想象里,那长满蒹葭的水边该是一处野渡吧,没有板桥,没有扁舟,当然也没有鸬鹚,隐隐约约的雾,在水一方的人,如真似幻,扑朔迷离得一塌糊涂。那是一片亘古的迷津,在汉字里疯长了几千年的芦苇摇着头,逗引着那些“会思想的芦苇”纷纷加入这场“猜谜游戏”。
④上文学史课,每次讲到《蒹葭》,不免要问:“这是一首什么诗?”学生多半以“爱情诗”对之,殊不知古人眼里,爱情的地位远不如他们所想的那么大。不过读到一个“情”字也很了不起,应予肯定。然如果是写爱情,那也不是两情相悦,而是单相思。诗人和他的对象“伊人”实在离得太远,“在水一方”说的就是“距离”。而且,两个端点之间并非一条直线,而是——水,阻挡牛郎织女的银河不也是另一种“水”么?窃谓诗的美感一多半便是缘于这“距离”的营造。如果“伊人”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真的还能兴起美感和追求的冲动么?写“距离”只是第一层。接下来的“溯回从之,道阻且长”,则是写求索过程的艰难,惟其艰难才乐此不疲。“过程”的终点是“结果”,可一旦有了“结果”,会怎样?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其所有的悲壮和崇高正来自于石头推到山顶又会落下来。“宛在水中央”的“宛”字极妙,不仅渲染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意境,也附带让这“结果”永远地悬置起来,成了钱钟书所谓“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结果”的未知既是一种缺憾,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无言的美丽?
⑤进而想,这难道仅仅是写爱情吗?理想的追求又何尝不是如此?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所谓“生活在别处”,宗教所谓“彼岸世界”,这些对人生“此在”困境、“彼岸”虚无的一种哲学表述,亦可作如是观。从这个意义上说,《蒹葭》不仅写了景,抒了情,还言了理。要说“朦胧”,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吧。
⑥我想,中国人应该会背这首美感和哲思兼善的《蒹葭》,将这首诗刻录在大脑的硬盘里,就是出国了也不会走失,情绪低落时吟哦一遍,灰暗的天空说不准就会明亮起来。因为这是地道的母语,也是我们民族的徽标,文化的基因和灵魂的胎记。
4.在第①段中作者说“蒹葭二字似乎天生就是给诗歌作题目的”,这是因为 。
5.结合上下分析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6.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第②段“诗不可译”是说诗歌确切的解释,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B.《毛诗序》和《诗本义》对《蒹葭》有不同的理解,但都“美刺”的解读方法。
C.朱熹否定了《毛诗序》和《诗本义》的解读对《诗经》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D.作者眼里《蒹葭》可以解读为爱情诗,也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的追求。
E.第⑤段说《蒹葭》“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这“朦胧”包括意境和理的朦胧。
F.最后一段在分析《蒹葭》的景、情、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它在民族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7.作者在第④段中从“距离”与“过程”两方面阐发了《蒹葭》的美感,这美感具体是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是谁扼杀了哀愁
迟子建
①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是那么亢奋。
②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苍白。
③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的喜欢哀愁。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做颓废、腐朽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
④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那片苍茫的冻土是那种人烟寂寥处的几缕鸡鸣,是映照在白雪地上的一束月光。哀愁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飘入我的心灵。
⑤我熟悉的一个擅长讲鬼怪故事的老人在春光中说没就没了,可他抽过的烟锅还在,怎不使人哀愁;雷电和狂风摧折了一片像蜡烛一样明亮的白桦林,从此那里的野花开得就少了,怎不令人哀愁;我期盼了一夏天的园田中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
⑥我所耳闻目睹的民间传奇故事、苍凉世事以及风云变幻的大自然,它们就像三股弦。它们扭结在一起,奏出了“哀愁”的旋律。所以创作伊始,我的笔触就自然而然地伸向了这片哀愁的天空,我也格外欣赏那些散发着哀愁之气的作品。我发现哀愁特别喜欢在俄罗斯落脚,那里的森林和草原似乎散发着一股酵母的气息,能把庸碌的生活发酵了,呈现出动人的诗意光泽,从而洞穿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美术、音乐和文学,无不洋溢着哀愁之气。比如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艾托玛托夫的《白轮船》、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等等,它们博大幽深、苍凉辽阔,如远古的牧歌,凛冽而温暖。所以当我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当全世界很多人为这个民族的前途而担忧的时候,我曾对人讲,俄罗斯是不死的,它会复苏的!理由就是:这是一个拥有了伟大哀愁的民族啊。
⑦人的怜悯之心是裹挟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撒在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斥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嚎叫,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流落着。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发生着变化,新信息纷至来,几达爆炸的程度,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于是,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迟缓,我们的目光在形形色色的庆典的焰火中变得干涩和贫乏,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⑧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密集的生活挤压了我们的梦想,求新的狗把我们追得疲于奔逃。我们实现了物质的梦想,获得了令人眩晕的所谓精神享受,可我们的心却像一枚在秋风中飘荡的果子,渐渐失去了水分和甜香气,干涩了、萎缩了。我们因为盲从而陷入精神的困境,丧失了自我,把自己囚禁在牢笼中,拥绑在尸床上。那种散发着哀愁之气的艺术的生活已经别我们而去了。
⑨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眩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沙尘?
⑩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我们所创造的那些被标榜为艺术的作品,要么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要么迷离傥荡、装神弄鬼。那些自诩为切近底层生活的貌似饱满的东西,散发的却是一股雄赳的粗鄙之气。我们的心中不再有哀愁了,所以说尽管我们过得很热闹,但内心是空虚的;我们看似生活富足,可我们捧在手中的,不过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罢了。
8.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赏析其表达效果。
9.作者认为,真正的哀愁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条概括。
10.结合全文,分析以“是谁扼杀了哀愁”为题有什么好处?
11.以第⑧一⑩段为例,赏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2.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 。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作者独自隐居山中孤独寂寞的心态写照。
B.颔联中“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C.颈联中“故衣”指莲花败叶。“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
D.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以人们采菱而归的热闹景象,反村出诗人的孤独寂寞。
14.简析颈联写景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金就砺则利( ) (2)木直中绳( )
(3)非能水也( ) (4)金石可镂( )
16.选出下列“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非利足也,而致千里D.水为之,而寒于水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与子俨等疏
(晋)陶渊明
①告俨、俟、份、佚、佟:
②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发斯言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③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已,必贻俗患。黾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④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欣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⑤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②,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①俨、俟、份、、佟:陶渊明的五个儿子。②归生、伍举:战国时楚国人,二人为好友。伍举因罪逃往郑国,再奔晋国;在去晋国的路上与出使晋国的归生相遇。两人便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叙说昔日的情谊。
19.陶渊明,名潜,是 诗派的创始人。
20.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 )。
A.一个人的穷达与否、寿命长短与否往往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B.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
C.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追求显达,期望长寿往往不可得。
D.人在穷困之时常常过分地追求显达,期望长寿,这是不可得的。
21.第⑤段多用典故,任选一个赏析其表达效果。
22.概述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六、命题作文
23.按要求,完成作文。
无论在何种处境,人都需要努力寻找些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感悟、认识和思考?请以“寻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一尊还酹江月 羁鸟恋旧林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详解】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尊、酹、羁、作客”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D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名句含义及正确运用的能力。
A项,“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应当指暮春时节,与句子中的“秋风中”矛盾,使用不正确。
B项,“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原指春雨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后一般指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这里指王老师性格温柔耐心,使用不正确。
C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形容语言没有修饰,就不能流传很远。这里指小赵的论文缺乏新意,并非没有文采,使用不正确。
D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与语境中的要走出书斋亲自实践合拍,使用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项,惠存,敬词,意思是请保存。这里是小明请小强保存自己送的书,使用正确。
B项,令尊,敬称对方的父亲,这里指自己的父亲,应用“家严”或“家父”。
C项,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这里指自己去拜访对方,使用不得体。
D项,笑纳,客套语,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这里指接受对方的礼物,使用不正确。
故选A。
4.蒹葭二字音韵和谐,字形优美,令人遐想。
5.运用比拟(比喻、引用)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突出《蒹葭》意味深长,千百年来不断地吸引人们去体味去探究。承上启下,从对《蒹葭》情景的想象过渡到学者对这首诗的解读
6.AC
7.(1)“在水一方”所营造的距离兴起追求冲动的美;(2)求索过程的艰难构成乐此不疲的美;(3)结果的未知形成一种缺憾的美。(“可望不可即”的朦胧美)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毛诗序》和《诗本义》对《蒹葭》有不同的理解”是错误的。由原文“《毛诗序》认为这诗是讥刺秦襄公‘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也’。《诗本义》的解释更有趣:‘所谓伊人者,斥襄公也,谓彼襄公如水旁之人不知所适,欲逆流而上则道远而不能达;欲顺流而下则不免困于水中,以兴襄公虽得进列诸侯而不知所为,欲慕中国之礼义,既邈不能及;退循其归,则不免为夷狄也。’”可知,二者对《蒹葭》的理解是相同的。
D项,“作者眼里《蒹葭》可以解读为爱情诗”是错误的。由原文“学生多半以‘爱情诗’对之”可知,爱情诗是学生对《蒹葭》的解读。
E项,“这‘朦胧’包括意境和理的朦胧”是错误的。由原文“《蒹葭》不仅写了景,抒了情,还言了理。要说‘朦胧’,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吧”可知,所谓的“朦胧”是就这首诗的情和理而言的。
F项,“它在民族文化中的价值”是错误的。由原文“因为这是地道的母语,也是我们民族的徽标,文化的基因和灵魂的胎记”可知,这里说到《蒹葭》在民族文化的地位和意义,并没有说到它的价值。
8.把“哀愁”比喻成“露珠”、“夕照、“叹息”,生动地写出了哀愁凝聚了人纯真、温暖的情感,化抽象为形象。
9.①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
②哀愁可以使民族振兴与复苏。
③哀愁可以使艺术更有生命力。
④哀愁可以使我们保持自我,精神充实,内心富足。
10.运用设问修辞,向着充满了各种世俗欲望的现代生活发出了追问,一反流俗,发人深省,表明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了“哀愁回落所隐含的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11.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们的心”比喻成“一枚在秋风中飘荡的果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个时代的我们为了追求所谓的物质陷入了精神困境,内心的贫瘠、空洞,远离了充满生命力的哀愁。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②第⑨段运用整句,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用沉痛的心情向这个时代发问,表达对哀愁被扼杀的痛心和对现代人自我心灵的拷问。
12.五言律诗(近体诗、律诗)
13.D
14.角度一:动静结合;角度二:色彩明艳;角度三:明暗对照。
【分析】
12.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判断诗歌体裁的能力。
诗歌的体裁,古代诗歌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 古体诗是唐以前的诗歌,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篇幅一般较长。唐代以后,产生了近体诗,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和律师讲究押韵,如绝句一般是2、4或1、2、4押韵;律诗一般是双数押韵;律诗还讲究对仗,一般中间两联对仗要求严格。
本诗从形式上看共有8句,每句5字,押韵的字是“扉、晖、稀、衣、归”,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符合物言律诗的特点。
13.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综合鉴赏能力。
D项,“反村出诗人的孤独寂寞”错。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最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故选D。
14.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写作手法的能力。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故衣”指莲花败叶。“新粉”指竹子刚成长出来,竹节四周带有的白色的茸粉。这一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色彩鲜明;“含”是静态景色,“落”是动态画面,动静结合;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15.靠近、接近 (2)符合、合乎 (3)游泳 (4)雕刻
16.B
17.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吃尘土,向下喝地下水,是因为心思专一。
18.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用“靛青”和“冰”设喻,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将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形象前显;而第3段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形成对比,强调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增强了说服力。
【分析】
15.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1)金就砺则利,意思是“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就:靠近、接近。
(2)木直中绳,意思是“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中:符合、合乎。
(3)非能水也,意思是“并不善于游泳”。水:游泳。
(4)金石可镂,意思是“金石也能雕刻成功”。镂:雕刻。
16.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B 项,连词,表修饰。ACD 三项,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
故选B。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 什么 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19.田园
20.B
21.用管仲、鲍叔牙,以及伍举、归生的故事,展现朋友故旧之间如何友爱互助的过程,告诫儿子们要友好,在建功立业上互相帮助,有所成就。用韩元长、汜稚春两个典故,期望儿子们能团结友爱,和睦共处。引用《诗》中名言,告诫儿子要一定要敬仰古人的崇高道德,遵行他们的高尚行为。
22.文章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作者面对死亡的坦然达观;因自己辞官归田以致累及儿子“幼而饥寒”,从小难免“柴水之劳的愧疚不安;对自己人生志趣的表白,以及对自己选择的不确定感和疑惑;对儿子们友爱互助,和睦相处的殷殷期望。
【分析】
19.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考生对于陶渊明应当不陌生,初中学过他的《桃花源记》,高中阶段又学过《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由此可知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20.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大意,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画线句是“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其中“穷达”是“穷困和显达”,并列关系;“妄”是“非分、过分”;“寿夭”是“长寿与短命”,并列关系;“外”是“命定之外”;“请”是“求得”。因此句子的意思是“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
故选B。
21.
本题考查鉴赏手法、分析表达效果的能力。
第五段运用的典故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鲍叔、管仲共同做买卖,分钱的时候管仲总要多占一点,但是鲍叔不觉得他贪财,因为鲍叔知道他家里穷。归生、伍举都是春秋时楚国人,二人交情很好,后来伍举因罪逃到了晋国做官。归生与他相遇,二人铺荆而坐,共叙旧情。就是因为在鲍叔帮助下,管仲变失败为成功;在归生帮助下,伍举在因罪出逃后回国立了功。这是利用管仲、鲍叔牙,以及伍举、归生的故事,展现朋友故旧之间如何友爱互助的过程,“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 告诫儿子们要友好,在建功立业上互相帮助,有所成就。
“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颍川的韩元长,是汉朝末年的名士,身份是卿佐,八十岁死了。兄弟一起居住,直到终生。济北的氾稚春,是西晋时有操行的人,七世用共同的财产,家人没有怨怒的脸色。这里利用韩元长、汜稚春两个典故,期望儿子们能团结友爱,和睦共处。
最后用《诗经》的名言,“《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 告诫儿子要一定要敬仰古人的崇高道德,遵行他们的高尚行为。
22.
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文本思想感情的能力。
这篇文章是陶渊明在晋宋易代之际所作的一封家信。诗人在信中用平易浅显的语言扼要地回顾了他五十余年的生活,述说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态度,还告诫儿子们要互相友爱,期望儿子们也能按照他的理想和做人的准则生活下去。全信款款而谈,语重心长,尤能体现诗人的一生志趣及满腔深厚的舔犊之情。
信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提出生必有死,接着从孔子弟子子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名言中,引出“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的道理,表达了面对死亡的坦然达观。
接着回顾自己的人生选择。首先用年过知天命的岁数来回首已往,“黾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其中有因自己辞官归田以致累及儿子“幼而饥寒”,从小难免“柴水之劳的愧疚不安;但虽有自责,却也有清除非己的无奈和闲居躬耕的欢然自喜,孺仲妻的话使他深信对生活方式作出的选择,而不受拘束的生活也使他充分感受到羲皇上人般的闲适。这种对平生志趣的追述,实际上充满了“穷达不可妄求”的生活哲理,以及对自己选择的不确定感和疑惑。
其次是以病重难久的心情来交代后事,尽管没有足够的财产留给后代,诗人还是真诚的希望他们能像鲍叔、管仲那样对待家产,像归生、伍举那样念及情谊,像韩元长那样兄弟同居,像汜稚春那样七世同财,这又是在“寿夭永无外请”思想支配下的殷殷嘱托。
全信款款而谈,语重心长,尤能提现诗人的一生志趣及满腔深厚的舔犊之情。
【点睛】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参考译文:
告诫俨、俟、份、佚、佟:
天地给人以生命,有生就一定有死,自古以来,即使是圣贤的人,谁又能够独自逃脱死亡呢?子夏曾有过“死生有天命,富贵天注定”的议论。像颜回、子贡、子张、子路这样亲自接受孔夫子教诲的人也都发出这种议论,难道不是因为命运的好坏不可妄求,寿命的长短永远无法在分外求到的缘故吗?
我年龄已过五十,年少时穷苦,每次因为家里困乏,四处奔走。本性刚直,才学拙劣,同当时社会的风气常常发生矛盾。自己为自己考虑,终不免招致世俗的祸患,勉力弃官隐居,使你们年幼就受饥寒。我曾经感叹东汉王霸的贤妻的话:既然立志隐居躬耕,为何要为儿子蓬发疏齿感到惭愧呢?这是一样的事情。虽然遗憾没有像汉朝时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家里没有像老莱子那样的妻子,拥有这样苦闷的内心,自己心里很惭愧。
年少时学习弹琴读书,我喜欢悠闲清净,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看见树木交错,郁郁葱葱,听到不同季节不同的鸟鸣声,就十分高兴,经常说:旧历五六月时,在北窗下睡着,遇到凉风刚吹来,自己认为是上古时代的人。然而年轻时意念浅薄,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随着时间的迁移,机缘巧遇也很容易地就过去了。而今再远远地回顾以往,一切是多么渺茫啊!
自从患病以来,我逐渐趋向衰弱,尽管亲人故交不抛弃我,每次用药物救我,自己也担心寿命有限了。你们这辈从小家境贫寒,每次被迫从事砍柴挑水的劳动,什么时候可以免除呢?挂念在心里,我的愧疚不安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虽然你们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的,但应当想到四海之内都是兄弟的情义。鲍叔、管仲共同做买卖,分钱的时候管仲总要多占一点,但是鲍叔不觉得他贪财,因为鲍叔知道他家里穷。归生、伍举都是春秋时楚国人,二人交情很好,后来伍举因罪逃到了晋国做官。归生与他相遇,二人铺荆而坐,共叙旧情。就是因为在鲍叔帮助下,管仲变失败为成功;在归生帮助下,伍举在因罪出逃后回国立了功。其他人尚且如此,何况你们这些同一个父亲的人呢!颍川的韩元长,是汉朝末年的名士,身份是卿佐,八十岁死了。兄弟一起居住,直到终生。济北的氾稚春,是西晋时有操行的人,七世用共同的财产,家人没有怨怒的脸色。《诗经》说:“对于古人的崇高道德则敬仰,对于他们的高尚行为则遵行、学习。”即使不能做到前人那样,也要诚心诚意地崇尚他们。你们可要慎重啊!我没什么再说的了。